• 專題研究報告--91至95年

解讀「靜坐口訣」 

2012.09.23
點閱數:5435
主題照片
解讀「靜坐口訣」

~轉載自中華崑崙仙宗道功研究會95年會刊~

作者:郭德孟

仙宗修煉口訣:「陰陽合一為道,電能合一為劍」,「守一、抱一、了一」,「靜坐、坐靜、靜觀、觀靜、自觀、自得」,都用簡單字句說明完整仙宗道功修煉架構、修煉方法。但初學者很難從簡單字句中瞭解其涵意,前兩句我已經有專文解讀。
本文引用 師尊所傳授道功相關資料,試著摘錄、彙集、整理分類來說明「靜坐、坐靜、靜觀、觀靜、自觀、自得」。

(一)師父傳授道功修煉及相關論述
(1)「靜坐、坐靜、靜觀、觀靜、自觀、自得」
靜坐:
修道必須先由靜坐而起,所以都稱為坐功,但須身靜、心靜才可靜坐,身心不靜,必生雜念。

坐靜:
空門講坐禪,玄門講坐靜,坐靜秘訣「逢坐必靜方止」,以後逢坐即靜而定也。靜而後定,定能生慧,靜極生性,即是真性現元神,才能六通而達成玄妙。

靜坐,內部提煉乃是內功、專煉精、氣、神、性,內功各部以精為主,氣神由精而生,而內功以神
視為主,以氣為引,煉得元神通性,才能神定,性靜到極處,內開關竅,外通玄關者,乃是玄妙之
門,開此一關而各關全開也,皆因腦配天干 (雲門),精合地支 (玄門),心統人神,由此可進入到三
才合成也。

神視之主要是看精竅,即自觀,以意神引精氣上行合元神,合久再引往性宮,以精氣、元神同性宮
合,又曰:心、意、性合,即是無神合有神,有神合真性之要點也。

靜觀:
靜坐坐靜過程時,若是雜念不止,即可用靜觀的功夫,即是吸氣時,舌尖上捲,以目神觀之
,氣沉海底,走尾閭入骨髓內,過夾脊穿玉枕,到達玄關,皆目神視之,當可靜也,周而視之,永
無雜念。
而在靜觀之時,可分兩段,在九轉時靜觀各關竅,在觀靜可透玄而進觀之。

觀靜:
靜中透出玄外之玄關,此玄關即是矇矓白雲中有一物,圓圓欲轉,時放時開,或放星花者種種,在此時可以安靜的視觀,當現出各樣玄妙,由此即入進天眼通,一通皆通。

自觀自得:
(1)大道須在靜中求,「一法通、萬法通」,自觀者乃是自持、自信、自求,乃有奇玄之現也,自
觀須有專心方是自觀,而由安靜時,真性純足,元神清透,所以更透出玄妙來,而且天上之事或
字中現出,借此知之而自得,先得而後成,乃是萬般取自其身,萬種發於自心,觀看一種,參其
妙處,記其生發之點,當可續而求之,才是自得之力,自悟之妙,由此靜坐中,可能參悟天地,
方為大道之門也。(以上摘錄自 講道集成 第247講 )
(2)自觀自靜、自靜自得,專心守一關竅是守一,守正確不放即是抱一,如此玄妙才產生是了一。
(3) 祖師說:「靜坐勿找形與氣。」,即是靜坐時,氣引不過來,可以用神觀之,自然通順。此是
不可找形與氣,而靜觀是看竅。靜觀─是守竅。自觀─是不可雜念。自得─是成功。而觀時必須分
清中、外、內三景。「景」者呼人觀看的意思。 (摘錄自 講道集成 第212講 第551頁)
(找形與氣,仙宗要義講記 第四卷 第46講 145頁,有看過汝等坐功時,氣行與心意玄關,又回來
找氣,內中有五六個人這樣,以後別用,意上去不可再找形與氣,若再回來,上下氣對頭有傷氣,
切記為要。)
(4)而在靜坐功夫,必須取於三關九竅,三關合了九竅自合,三關是受九竅指配,所以一竅通處處通,以元神走通了內外中三景之路大道成也。斬關奪竅,開關展竅,是兩種用法,斬關是用元神急於通過三關,使三真合一。奪竅是由元性反視竅九處,急慢不同,以上兩點不可引氣隨神視竅,只用元神,開關展竅,即使靈光發現,乃是觀靜透玄之功。觀靜即是自觀玄關,可是有靈必動,觀機台自靜,所以人之一生,死去活來,皆是往前看,多動於靈少用於機,故而性亂也,多動機少視於靈,凡事無錯也。(仙宗要義講記 第一卷 第19講 70頁)
(5)祖師留黃庭三經,定名曰「三景」。是何用意?今天說明是叫後學者,在靜坐時觀看視聽。如果靜坐不觀,絕難成注神,如全神不注,而「真氣」之行徑不確實,故而定名為內中外三景。希望靜坐時,要用神看,是為觀景。此是天機,所以 道祖曰:「自觀自靜」。因「觀景」才得靜而能忘形,又曰:「自靜自得」,今天所說雖是稍為重複,但是道中天機秘訣,希詳參為要。(仙宗要義講記 第四卷 第109講 377頁)

(二)解讀
仙宗修煉口訣「靜坐、坐靜、靜觀、觀靜、自觀、自得」,只有寥寥數句,濃縮說明仙宗道功修煉架構、修煉層次,修煉「通玄達妙」六通秘訣。

靜坐:
靜坐是坐功,是一種功夫,但須身靜、心靜才可靜坐,身心不靜,必生雜念無法靜坐。雜念來自慾望,修養心性,戒貪、嗔、癡,使心平氣和精神愉快才可靜坐。

坐靜:
空門講坐禪,玄門講坐靜,靜而後定,定能生慧,靜極生性,即是真性現元神,才能六通而達成玄妙。坐禪坐靜殊途同歸,進入無我境界時,無雜念,無雜音,緲緲冥冥,是天人合一。
佛家空門講四大皆空,坐禪用念佛、數息、用眼觀鼻,鼻觀心等方法入靜,進入無我境界,靜而後定,定能生慧。
玄門仙宗講坐靜煉氣,煉成先天氣之後,進入無我境界時,是陰陽合一,由此靜坐中,參悟天地。玄門仙宗靜坐,有一套具體完整有系統修煉方法,從無到有,由淺到深,逐步達成。靜坐從內部提煉乃是內功、專煉精、氣、神、性,內功各部以精為主,氣神由精而生,分兩階段,初階段在修煉九轉時靜觀各關竅,以意念導引修煉水、火、風三條運行路徑。
後階段,煉出元神之後,內功以神視為主,以氣為引,即「以神引氣」,以元神走通了內外中三景之路,煉得元神通性,才能神定,性靜到極處,內開關竅,外通玄關者,乃是玄妙之門,開此一關而各關全開也,皆因腦配天干 (雲門),精合地支 (玄門),心統人神,由此可進入到三才合成也。逐步進入「通玄達妙」→「靈光靈慧」→「道光道慧」→「金仙大道」。

靜觀:
靜觀是坐靜過程時,去除雜念功夫。靜觀點是看竅,靜觀路線是「觀景」,「觀景」是以神視之,因「觀景」才得靜而能忘形。
靜坐坐靜過程時,若是雜念不止,即可用靜觀的功夫,靜觀人體的關竅或靜觀水、火、風三條運行路徑,以目神視之,當可靜也,以外景風路為例,吸氣時,舌尖上捲,以目神觀之,氣沉海底,走尾閭入骨髓內,過夾脊穿玉枕,到達玄關,皆目神視之,當可靜也。
而在靜觀之時,可分兩段,一是在九轉時靜觀各關竅,一是在觀靜可透玄而進觀之,觀靜是深入的靜觀。

觀靜:
靜觀入純靜後觀靜,是自觀玄關,以更透出玄妙,天上之事或字中現出,或圖中現出,由此參悟。
觀靜是當靜中透出玄外之玄關,此玄關即是矇矓白雲中有一物,圓圓欲轉,時放時開,或放星花者種種,在此時可以安靜的視觀,當現出各樣玄妙,由此即入進天眼通,一通皆通。
觀靜即是自觀玄關,以更透出玄妙來,而且天上之事或字中現出,借此知之而自得,先得而後成,乃是萬般取自其身,萬種發於自心,觀看一種,參其妙處,記其生發之點,當可續而求之,才是自得之力,自悟之妙,由此靜坐中,可能參悟天地,方為大道之門也。如此以靜觀、觀靜為方法,達到坐靜成果與最高境界。

自觀自得:
道祖曰:「自觀自靜」。自觀者乃是自持、自信、自求,放鬆身體,沒有雜念,專心靜觀。
靜坐時,要靜觀入純靜後觀靜,靜而能忘形,真性純足,元神清透,所以更透出玄妙來,參其妙處,自悟其妙,可能參悟天地。知道天地間的事情,達到修道成功的境界,此是自得。

簡要說明:「靜坐、坐靜、靜觀、觀靜、自觀、自得」,靜坐是一種功夫,靜坐要坐靜,坐靜入純靜,能進入三才合一境界。靜觀是坐靜入純靜過程時,去除雜念方法,觀靜是入純靜後,視觀玄關,以透出玄妙的祕訣。要自觀─有信心、有恆心,自我修持、專心靜觀,才能自得─修道成功。

(三)個人領悟
靜坐是要坐而能靜,靜而後定,定能生慧,靜極生性,通玄達妙。靜坐坐靜過程時,用靜觀、觀靜的功夫去除雜念,靜觀是先以「意念導引」修煉水、火、風三條運行路徑,再「以神引氣」走通了內外中三景之路,修煉到炁自動運行全身血炁成為一體,煉氣是靜坐靜觀去除雜念的過程,當關竅顯現光華時可以靜觀入定,從此超越氣功進入入定生慧階段。換言之,經練精化氣,由氣生血,由血化神,意神合生精,精足生氣良性循環身體健康,最後要煉神還虛。仙宗道功修煉先煉炁健身後求定而生慧,程序、方法、祕訣都很清楚,除了有信心、有恆心外,個人能否真正放鬆、放下、放空、能靜而忘形是成功的關鍵。簡單說:靜坐,有方法、有祕訣,要成功,靠自己努力修持。
為道功修煉分六階段,氣功是道功修煉的過程,氣功狀態發生在
第一階段是「健身益智」第二階段是「長壽生慧」。進入
第三階段「通玄達妙」以後的修煉為玄功。

修道先由靜著手,而後得到定。由定而生真靜,才生出變化來。至此才能談到玄功,而成妙音與妙用。
生真靜,才能煉神返虛,煉虛合道,悟道生智慧,而觀靜是由靜而定,由定而生真靜的方法。六通是聽視及智慧的顯現。
「通玄達妙」階段,修煉玄功得天眼通等六通的功法及透視體內結構的功法,仙宗要義講記都有很多記載。
(上述 講道集成 第247講 之外 , 另舉一則 仙宗要義講記第一卷第36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