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研究報告--96至100年

道功與生活之探討 

2012.09.20
點閱數:5178
道功與生活之探討   廖訓詮

(轉載自 中華崑崙仙宗道功研究會98年會刊)

一、序言
修道練功,一般人想法是祇有在靜坐時言靜功,練習長生十二式、道功拳或道功劍等時言動功,將修道侷限在有限的時間內,此種修道與師尊所說,「修道在二六時中」,及前人所述「道在生活中」,有亟大之相左之處,而二六時中修道煉功又應如何,道又如何在生活中實現,鑒於人生苦短,如何在有限人生中充分運用,實吾修道煉氣者所應論究之處,並從了解中再實踐,以期道功
更為精進,爰有本次聚焦在行立坐臥與生活有關之論證心得,提供吾仙宗師兄姐參考。

二、行立坐臥與修道之關係
師尊在台北市樂善壇講述:「…再用外功時,至郊外遇水清之處立足呼吸之。遇花木茂盛之地立足呼吸之。遇石見潤光外漏,可立足呼吸之,遇樹木枯乾,不可對立,遇土乾之地,不可站立,遇火燒過之地,不可站立,枯石無光,不可坐臥,…俟後,行住坐臥,皆當注意,才是修長生不老之法門也。」「…修道人須注重的要點。並且對於道中之事,一字看成無價之寶,由心內至腦海常存修道之心,對世法常看成平常之物,自然道根堅固成道更易也。就是修道持及練法都要行、住、坐、臥,常思在心,久則成為自然,大道即時可成。…」

及仙宗要義講記第八十七講「修道成真得自然,不費功夫落清閒,始祖授給無上道,本身關竅合地天,行住坐臥常存守,即成逍遙大羅仙,三祖聖靈無窮妙,元真出於宇宙間。」之字裏行間可了解,修道在堅持,且需在行住坐臥中不間斷修持,亦即道在生活中之寫照,惟在所擁有之師尊留存資料中,未見有對行住坐臥如何修持保有,多著重在靜坐修煉之法門-道在靜中求,心存常靜而形諸外,為修道之不二訣要。

前輩先人常云:「修道應在二六時中,常用活子時。」,亦即修道應具有不斷恒常修持隨時保有子時陽氣生之始的情境。借袁坤儀對煉精一法精義說明觀之:「煉精有訣,全在腎家下手。內腎一竅名日元關,外腎一竅名日牝戶。真精未洩,乾體未破,則外腎陽氣至子時而興。人身之氣,與天地元氣兩相吻合。及精洩體破,而吾身陽生之候漸晚,有丑而生者,次則寅而生者,又次則
卯而生者,有終不生者,始與天地不相應矣。煉之有訣,須夜半子時,即披衣起坐兩手搓極熱,以一手將外腎兜住,以一手掩臍,而凝神於內腎,久久習之,而精旺矣。」此為妙訣,惟陽生之時不定在子時,則可於其生時即煉之,雖與天地之氣不相應,亦極有效,亦即修道煉氣士應無時無刻處於「活子時」情境,亦即修道者在二六時中應隨時保持靜極生陽生機之始,無時不在修煉中,也就是隨時處於純靜或虛極靜篤中,自然產生陽生之機,而可不斷修持精煉。故坐功有成者,無論年老與否,每睡必陽生,每坐必陽生,在正子正午二時,不睡不坐亦有陽生之景,此為吾身之氣與天地之氣常相應之候也,當此等時候煉之,在煉精以補精,煉陽以強腎,煉有形以合無形,煉後天以契先天,主要在使其自身自補,中止衰老之繼續前進其返老而復還童體也。俗話說之,凡「活子時」即陽大舉時,即為精生藥產之明效,惟此等活子時,若水源不清不可用,亦即不起絲毫淫意慾念而生之活子時,稱為水源之清,也就是道德經所說「未知牝牡之合而竣作,精之至也」亦即要在真活子時,反之則否。

再就陰陽之道而論,靜極生陽,動極生陰,比諸人生活而言,睡眠與休息即是所謂靜,睡眠與休息足,則精神生,亦即元陽生。故靜坐煉丹之活子時生,與常人每熟睡至午夜概自動陽舉,此即為太極靜而生陽之理。而陽生則精生,精足則氣充,氣充則神全,神全則可長生久視,是以常保活子時狀態,為修道之本也。
前人宗周言:「主靜功夫最難下手,姑為學者設方便法,教之靜坐。日用間,除應事接物外,茍有餘晷,且靜坐。坐間本無一切事,即以無事付之。即無一切事,亦無一切心。無心之心,正是本心,瞥起即放下,沾滯即掃除,只與之常惺惺可也。此時技倆,不合眼,不閉耳,不跏跌,不數息,不參話頭;
只在尋常日用中,有時倦則臥,有時感則應;行住坐臥,都坐靜觀;食息起居,都坐靜會。昔人勿忘勿助間,未嘗致纖亳之力,此真消息也。故程子每見人靜坐,便嘆其善學。善學云者,只是求放心親切工夫。不會靜坐,只學坐而已。
學者且從整齊嚴肅入手,漸進於自然。」此段話道出坐為致靜之方,要在主靜,無間於行住坐臥,致力於修靜、定之功,稱為靜功。也就是說,道家修心養性修命了道之工法,以靜坐為主軸,並融入日常生活中。
再就道藏起居調攝篇云:「平明睡覺,先醒心,後醒眼,兩手搓熱,燙眼數十徧,以眼左旋右轉各九徧。閉氣少頃,忽大掙開,却除風火。披衣起坐,叩齒集神。次鳴天鼓,依呵、呼、呬、吹、噓、嘻六字訣,吐濁吸清。按五行相生循序而行一週,散夜來蘊積邪氣。隨便導引,或進功夫,徐徐櫛沐,飲食調和。面宜多擦。髪宜多梳。目宜常運。耳宜常凝。齒宜常叩。口宜常閉。津
宜常嚥。氣宜常提。心宜常靜。神宜常存。背宜常暖。腹宜常摩。胸宜常護。
曩宜常裹。言語宜常簡默。皮膚宜常乾沐。食飽徐行 。摩臍擦背,使食下舒,方可就坐。飽食發痔。食後曲身而坐,必病中滿。怒後勿食。食後勿怒。身體常欲小勞。流水不腐,戶樞不朽,運動故也。勿得久勞。久行傷筋。久立傷骨。
久坐傷肉。久臥傷氣。久視傷神。久聴傷精。忍小便,膝冷成淋。忍大便,乃成氣痔。著濕衣汗衣,另人生瘡。夜膳勿飽,飲酒勿醉。醉後勿飲冷。飽餘勿便臥。頭勿向北臥。頭邊勿安火爐。切忌子後行房。陽方生而頓減之,一度傷於百度。大怒交合成癰疽。疲勞入房,虛損少子。觸犯陰陽禁忌,不惟父母受傷,生子亦不仁不孝。臨睡時,調息嚥津,叩齒鳴天鼓。先睡眼,後睡心。側曲而臥,覺直而伸。晝夜起居,樂在其中。」觀之,修道煉功不在臨時或一時之功,宜在二六時中,舉凡行住坐臥,飲食起居,無時不在修持,待人處事亦為要務,亦即無論何時均應以道為訣要,動靜觀瞻無不由生活中之小節入手,極為平實而精進。
太上言日用真經云:「夫內日用者,飲食則定,禁口端坐,莫起一念,萬事俱忘,存神定意,口唇相黏,牙齒相著,眼不視物,耳不聽聲,一心內守,調息綿綿,漸漸呼出,莫教間斷,似有如無,自然心火下降,腎水上升,口裏津生,靈真附體,得至長生路也。十二時中,常念清靜。一念不起謂之清,靈台無物謂之淨,身是氣之宅,心為神之舍,意行則神行,神行則氣散;意住則
神住,神住則氣聚。五行真炁,結成刀圭,自然身中有身,沖和氣透,醍醐灌頂,行住坐臥,常覺身體如風之行,腹中如雷之鳴,耳聽仙音無絃之曲,不言而自聲,不鼓而自鳴;神氣交結,嬰兒回轉;得觀內景,神自言語,見虛無之事,與聖同居,結成大丹,神自出入,與天地齊壽,日月同明,脫離生死矣。
莫教有損,十二時心,常要清靜,神是氣之子,氣是神之母,如雞抱卵,存神養氣,能無離乎,妙哉妙哉,玄之又玄。人身中有七寶,是為心腎血氣腦精髓,七寶歸身不散,煉成大藥,萬神盡登仙矣。」這一段話中道明下手工夫在於勤修;靜之要在謹守不動之訣要;最後則說明二六時中,日則防思慮,夜則防遺洩,戒慎恐懼,常保清靜則道成矣。
綜上吾人可知,煉氣士在修煉過程中,各項功法皆應與生活結合,內保清靜,自然形之於外,凡事不可過或不足,宜追求平衡與適當,一動一靜皆有其存在之本,互相呼應,始可得真清靜。在生活中隨意可得清靜,自可形成二六時中均有活子時,隨時隨地皆可修道煉真,為煉氣士之本也。
三、行立坐臥之道行住坐臥二六時,修道論真應為何,就師尊言,行住坐臥為外用功夫,持內用功心境,但文章典籍中未見其法,為能實證實參,茲參照師尊資料及道家經典所述逐項簡論如次。

(一)行法秘訣
行即是走路,除不良於行者外,不會者幾稀,但善行者不多,其中能合乎道者更少。多數人行走時,總是心無主宰,神不安詳,脊骨不能豎直,彎腰拱背,步履急躁而不能緩閑,著地重濁而不能輕靈,氣息浮促喘急而不能安適,神態忙碌緊張而不能悠閒,如此心不安神不清氣亦不明,自無法行道,合道與修道。
反之,行走時,息息歸田,神氣相守,專一守一,身不可搖擺不定,眼不可左右視或東張西望,步履之間不可太急,隨時保持安詳緩慢而行,如若龜步,輕不揚塵,乃得氣和心定;行止之間,眼視於下,心藏於淵,如此,行走時,即可煉心煉性,亦可煉氣煉神。亦即行走時,放鬆、放空,無我狀,一心放在兩腳上,信步而行,信步而止,信步而出,信步而歸,日久,行走中,自能有瀟灑飄逸、洒脫不群,從容閒適,有如仙風道骨之姿。

進一步分析之,行走中,專注於以三元步法行走,每一步使尾閭與後腳肯圓骨相合,氣隨心走,按步當車,呼吸相和,使意神性相守相聚,大週天運行於自然中,久久自然之勢如影隨形,自能達息息歸田,神氣相守,漸入虛極靜篤之態,而成入靜陽生之境,活子時隨影隨形常相守,隨之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道法自然之修煉訣要在二六時中自然運行,使動中有靜之真義實現在日常生活中。故古人曾言:「行亦能禪坐亦禪,聖可如斯凡不然」道在生活中亦皆然。

(二)立法之要
行走為動中之動,站立為行之止,亦即行走中走動為動,停止為站,生中隨時可行亦隨時可立,為日常生活中之常態,亦為生活中之重,因之除無法站立者外,人皆可立,但站立方式因人而異,如何方可達煉功之境,納入生活中,為吾人所亟待了解之處。
立法一般稱為站功,但此國術界或武術界之站功或站樁不同。道家煉氣士所談立法,舉凡站立時,應自然沈肩垂肘,身體自然垂直,兩腳自然開與肩同寛,重心自然落在兩腳掌之上,腳趾自然微曲如爪,抓住所著之地;手自然下垂結乾坤訣或置於後背尾閭仙骨處相握。眼簾下垂,神氣相守,收視反聽,隨意呼吸,經胎元而直達湧泉,再由湧泉上行走風路壽命線上達靈台再經乳哺生命線回轉湧泉成一大廻圈,連綿不斷,漸入純靜,不知不覺而陽生,暖氣遍行周身,氣脈通暢,血氣相融,毛孔全開,通體酥和。此時自然通達活子時境界,進入道家煉氣之始,久而久之,隨意一立,即可達虛極靜篤或純靜,為道在生活中之實證與體驗。

(三)坐法精要
坐法係指生活中因需要隨意而坐之方法,而非指修煉靜功或修丹修禪時之坐功。坐係指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之坐,坐時不必跏跌,俗稱方便坐。為習靜之方便法門。
隨意而坐,非任意坐,其必要條件,可就外觀及內形二方面探討:
1.就外觀論之,首宜身心靈皆放鬆,氣沈,顯現自然之姿,保持中正,頭正頸直,下顎微收,兩眼微閉(內視或內觀),身體自然垂直,腰伸背順(肩背宜平宜正),脊柱豎直挺伸,不可偏倚,不可前傾或後倒,亦不可縮曲;兩腳宜踏實地,自然而成舒閒雍容之態。
2.在內形上,應求心靜,靜則虛,虛則明,明則能照。當坐時,自然神氣相守(靜氣存神),止心覺念,不思現在、未來與過去。並可配合呼吸調息,以求心定,心息相依,自能息息歸根入胎息之境。靜極則腎氣實而真陽生,隨時保持,有如維持活子時之態,若能如此,隨時一坐,隨時虛極靜篤或純靜,靜極陽生,進入修道初始之功,方有後續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道法自然之修道進境。由上述觀之,生活中隨意而坐,如能形神均保自然之靜,即與道在生活中相呼應。

(四)睡法之方
人一生中,睡眠約占三分之一的時間,修道煉氣士總求二六時中無時不在煉功夫,故睡亦有睡功,科學實證,人之睡眠不在多而在能熟睡,能無夢,能伏氣藏神。人之神寄於目,夜寐極熟則藏於腎,所以熟睡無夢則腎氣常足而元陽生,並不僅在恢復疲勞振奮精神。由於睡眠所占時間長且持續,與前行立坐多為間斷有所不同,故如何發揮煉功之效,為吾人所應關心與研究之處。
運用科學原理解釋,睡眠反應是由於大腦層皮層發生一種普遍性抑制所產生,這種抑制愈澈底愈深度,睡眠就愈香甜,而其抑制先從局部開始,逐步向外周擴散,最後達到整個大腦皮層。故欲熟睡,絕不可使各種刺激性之事物與飲食使大腦皮層出現各種興奮灶,始可深入睡眠,例如中老年人如喝茶或咖啡,人遇到大喜、大憂或大病則不易入睡,此種現象除有科學論證外,宋朝邵康節亦曾云:「大驚不寐,大憂不寐,大傷不寐、大病不寐,大喜不寐,大安能寐。何故不寐,基於有累;何故能寐,行于無慮。」兩者不謀而合,兩者都在說明,如要有良好之睡眠需能不受刺激要在靜,是故道藏起居調攝篇「…臨睡時,調息嚥津,叩齒鳴天鼓。先睡眼,後睡心。側曲而
臥,覺直而伸。」,睡眠在摒除外在扞擾,睡心在求其安與靜,尤何故能寐,行于無慮。」兩者不謀而合,兩者都在說明,如要有良好之睡眠需能不受刺激要在靜,是故道藏起居調攝篇「…臨睡時,調息嚥津,叩齒鳴天鼓。先睡眼,後睡心。側曲而臥,覺直而伸。」,睡眠在摒除外在扞擾,睡心在求其安與靜,尤為其重中之重。故為追求二六時中,睡功應為吾人所重視與了解。

茲將所知道家或前人有關睡功之訣要摘述如次:
1.陳希夷睡功訣-蟄龍法:「龍歸元海陽潛於陰人日蟄龍我却蟄心默藏其用息之深深白雲高臥世無知音」。呂稱稱上述功訣為真得睡仙三昧者。另尚有:
(1)左側睡功訣:「調和真氣正朝元,心息相依念不偏;三物常居於戊已,虎龍蟠結大丹圓。」
(2)右側睡功訣:「氣常居於坎位,肝氣却向到離宮;運氣呼來中位合,五氣朝元入太空。」
2.玄門五龍蟠體睡功訣:「東首而寢,側身而臥,如龍之蟠,如犬之曲。一手曲肱枕頭,一手直摩臍腹。一隻腳伸,一隻腳縮。未睡心先睡目。致虛極,守靜篤。神氣自然歸根,呼吸自然含育。不調息息自調,不伏氣而氣自伏。依此修行,七祖有福。陳希夷已留形於華山,蔣青霞曾脫瞉於王屋。」
3.洗髓經中之睡功訣:「臥如箕形曲,左右隨其宜。兩膝參差屈,兩足鈎距依。兩手常在腹,摩臍復撫龍,兜圓轉剉,五龍戲珠輪。倦即側身睡,睡中神不迷,心宜常寂照,神氣不相離。一陽來復際,亥子相交時,乾坤顚倒用,丹結自相隨。」
4.先天道派-羅門睡功訣:本法有右側睡及左側睡,切忌仰睡與俯睡。
「右側睡時右手曲肱枕頭。右手掌貼面頰,四指置耳門旁,大姆指輕按耳後根處:左手掌指攀按右肩井穴,兩腳腿捲曲叠起,膝愈彎曲上蹺,接近兩手肘處愈佳。舌拄上,導接神手。閉門存思,如有神在。呼吸綿綿,若存若亡;心息相依,專一凝神,寂照炁穴,心空性見。首為乾,腹為坤,宜乾藏坤內,乾入坤下,為地天泰卦。便兀然放下身心,心同太虛,身若委衣,萬慮俱消,一念不生。再存真息,凡息停而真息生,凡心死而天心見。真息乃無息之息,即可入於無出無入之胎息境界。及乎活子時至,一元復始,時至神至,元陽晃耀時,便為採樂入壼,烹铅煉汞之侯。再而起火,再而運轉周天,移精補腦,及煉精化氣、煉氣化神與煉神還虛之功」
5.張三丰之蟄龍吟:「睡神仙,睡神仙,石根高臥忘其年,三光沈淪自圓。
氣氣歸玄竅,息息任天然。莫散亂,須安恬,温養得汞性而圓,等待他铅花現。無走失,有防閑,真火侯,運中間;行七返,不艱難;煉九還,何磋嘆。靜觀龍虎戰場,暗把陰陽顚倒顚。人言我是矇矓漢,我却眠兮眠未眠。學就了真臥禪,養成了真胎元。臥龍一起便昇天!此蟄法,是誰傳?
曲肱而枕尼山,樂在其中無人語。五龍飛躍出深潭,天將此法傳圖南。圖南一脈儔能繼,邋遢道人張丰僊。」
6.虛靜天師睡功:仰臥運息右手枕頭左手捏固險處行功左腳拳曲存想精竅井閉固關運氣三十六口吞嚥神水入丹田。本法專治夢中洩精。7.陳自得真人大睡功:側臥拳起兩腳兩手擦摩極熱抱陰井及囊運氣三十六口慢嚥神水入丹田無息息時生真火真火燒身。本專治四時傷寒。
8.尹清和真人小休丹睡法:法以身仰臥右腳駕左腳上直舒兩手攀肩存神炁穴坤腹左右運轉太極行功運氣三十六口。本法專治脾胃虛弱等症。
9.小搭橋臥功:頭著於枕上,肩背腰空懸,臂著床,胃向背貼,兩腳併攏,朝上舉起,呼吸勻細,任其自然。本法專治神精衰弱,胃腸病與腰肺部各病。
10.大搭橋臥功:兩手托後腦,兩腳踝著床板上,全身懸空,胸上凸而胃腹內凹,腎不著床,撮且,縮外腎,提氣,意守丹田,呼吸勻細綿綿若存。本法防治百病,.惟老年人不宜。

(五)行立坐臥之度
道在生活中,行立坐臥應合道有度,道藏起居調攝篇中指出「久行傷筋。久立傷骨。久坐傷肉。久臥傷氣。」孫思邈真人道林養性中云「…養性之道,莫久行久立久坐久臥久視久聴,蓋以久聴傷神,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立傷骨,久坐傷肉,久行傷筋也。…」仙經云:「養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臥、久聴,莫大醉,莫大憂愁,莫大哀思,此謂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也壽。」等前人及由現實生活中之實證可知,病人久病臥床者氣血不通易生癱瘓,呈現氣血不足虛弱的樣子;走路過久使筋脈受傷,如長期從事勞動行走的工作的人身上多有筋傷方面毛病;站立過久會導致傷骨,如從事教師業、美髮業的人,因長期站立,多有脊椎方面的毛病。,久坐傷肉,坐久了,會傷到你的肉,如坐辦公室者,坐久了會感到肉會痛等,可知行立坐臥仍需適度,因勢而為,勿因喜好而常用單一方式造成困擾。

四、結語
莊子日:「道在糞溺,能體道,則隨在皆是。不能體道,則盡日在道中行,亦不能見道。凡日用常行中,待人接物中,言談笑駡中,舉手投足中,無不有道存焉,只在你能否認取耳。」同時師尊亦一再指出,「修道應求明師」,然吾道中人,雖有明師開示,道亦不可得,究其源,修道主在自修、自度、自煉、自化。悟道有用時,一字一言亦有大用,不會時,雖千言萬語或千經萬典在手,亦不可得。故修道重在自參、自悟、自度、自修,無法假手於別人。但如經有緣人互參提點,自有助於悟道,故師尊亦勉勵及鼓勵師兄姐之互參驗證,可為明證。
修道煉氣,宜活不宜死,活修活煉養精氣神,死修死煉損精氣神,盡信書不如無書,重在實參實證,故如何在行立坐臥生活中入道、悟道、了道,有賴吾仙宗師姐共勉共勵。茲將本報告心得彙整如次,敬請眾師兄姐不吝指正:
「仙宗大道靜中起。行立坐臥二六時。虛極靜篤妙道顯。隨緣隨喜自然中。舉手投足見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