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研究報告--96至100年

初步修煉問題與解答---呼吸篇 

2013.03.20
點閱數:20524
初步修煉問題與解答---呼吸篇                郭德孟

(轉載自 中華崑崙仙宗道功研究會100年會刊)


人靠呼吸存活,呼吸停止人馬上就會死亡,呼吸重要到幾乎等於人生,只有呼吸的人才有生機。道祖曰:「大道先由呼吸而求」,呼吸與道功修煉有直接與密切的關係,初步修煉問題與解答就從呼吸開始論述。 
1.問題: 呼吸的方法可有幾種?
解答:呼吸的方法有胸部呼吸,腹部呼吸。腹部呼吸因修煉方法可細分為腹式呼吸,正反呼吸,胎元呼吸,胎息。 呼吸的方法亦可簡化區分為先天呼吸與後天呼吸,用肺呼吸是後天呼吸,用胎息是先天呼吸。胎息可經由修煉腹部呼吸而成。一般的人大都只用胸部呼吸為〈胸式呼吸〉,胸式呼吸用肺呼吸是後天呼吸。
2.問題:後天呼吸與先天呼吸的涵義?
解答:後天呼吸是呼吸空氣,先天呼吸是炁的運行。小嬰兒在母體胎胞裡邊盡是水,不用口鼻呼吸,是用胎息,稱為先天呼吸,胎息是炁,是電磁波,是電能,小嬰兒出生後臍帶剪斷,即單獨成為呼吸循環系統,開始用口鼻/肺部呼吸空氣,呼吸空氣稱為後天呼吸,靜坐練氣與用口鼻/肺部呼吸空氣不同,靜坐練氣是練炁,練真氣,把身體內在的、消失潛藏的電能再激發放大出來。
胎息可經由修煉腹式呼吸,正呼吸,反呼吸,胎元呼吸等等功法修煉而成,即修後天返先天。
3.問題:空氣與炁的不同?
解答:空氣是用口鼻呼吸的大氣,主要含有21%氧氣78%氮氣。
炁是電磁波,是電能,是浩然正氣通行於身體,可在經絡中測試到。 靜坐練氣是化氣為炁,修後天返先天。
當體內的電磁波與體外的電磁波發生共振,就能由宇宙的能來補充人體的能,人體的能和地球的頻率、電磁場,以及宇宙的電層產生相應,就是古人所講的天人合一的境界。靜坐練炁就是修煉天人合一的境界。
4.問題:空氣對身體的功能?
解答:用肺呼吸由肺部換氣,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氧氣在血液中運輸交換,完成新陳代謝,順暢的呼吸,會讓血液補充足夠的氧氣,以供應身體的使用,保證生命的正常運行。 
5.問題:炁對身體的功能?
解答:從科學的角度看「炁」,炁是基本的生命能量ATP(三燐甘酯醛),這是類似電波的型態。若身體的元氣愈夠, ATP在細胞中就愈多;若身體的元氣愈弱,ATP在細胞中就愈少,身體總動員的力量便減弱。氣是ATP,氣可讓人精神旺盛。精神是腦電波EEG活動狀況,而腦電波和生命能量的活動頻率層次不一樣但又互相關連。如ATP弱,則腦電波(EEG)的反應就會紊亂,人的注意力便不能集中。所以當人的氣虛時,精神便不足。
當人處於氣弱的狀態時,更容易受到周圍環境污染的干擾、工作壓力的干擾,而人的代謝功能也因氣弱而無法發揮其功效,無法排除來自四面八方的種種壓力。人體便容易產生疾病。而若人的氣強,那就是氣旺人旺,萬事皆順利。靜坐練氣是練炁,增加生命能量的儲存,才能讓氣更強更旺身體健康。
6.問題:從道家的角度看炁對身體的功能?
解答:道家所說的炁,存在於天地間的叫靈氣,存在於人體的叫真氣,炁也就是能,萬物的能,都來自宇宙,萬物由它而生,萬物被它所控制,道家認為萬物與宇宙的能都是相通的,真氣是一種人體的能,與來自於天地的靈氣,日月星光的能量同是宇宙的能,人體的關竅可以放射和吸收宇宙的能。人體先天的能來自父母,後天補充的能來自飲食呼吸,因能量有限,消耗多於吸收,所以漸漸衰老病死,道功修煉人體的關竅,使各關竅回復機能,可用靈導引吸收天地宇宙的能,來增補人體的能,達到健康長壽,激盪腦部開發潛能增長智慧,這就是道家靜坐的理論基礎。練氣是練炁,練炁是把身體內在的,消失潛藏的電能再激發放大出來。先從人體的關竅修煉,煉出意、神、性,意是精汁中之電子靈,神是心血中之電子靈,性是腦汁中之電子靈。意、神、性是元真, 精汁、心血、腦汁是真元。
以意引精而動,精動生氣而氣動生血,氣血流通化神,用神健性。以神引氣,氣血周流全身三百六十五周天,當可永健不病,以氣神通關竅,過三百六十五骨節與靈合,骨不變質,人而長壽,以神引氣遊行三百六十四條神經線與性合,再使神經、筋脈、肌肉與骨合為靈性合一,即是煉成真炁。煉成真炁後可用靈導引吸收天地宇宙的能,來增補人體的能,達到健康長壽增長智慧。

 引述(仙宗要義講記 第一卷 第4講 ) 元真說明及其煉法:
『元真是元性,住在玄關內,玄關不開,真性難出,開玄關非是用氣用神,是用元真沖開,何謂元真,乃是人身電子靈也,精中電子乃是陰電,而電動則以元神導之,此電住在精竅之內,乃是純陰電子,陰陽調和的電子住於心竅內,以元神引之而出,此種電至性宮合一,而性宮的電子是純陽電,一見陰電即自然向外而合,所以借此電子內外合一之時間開了關竅。
道家所謂真元及元真合流,即成為電子靈,天地之電子靈雖是萬能之物,但是調動的意思全無,在人身合成後有了調度的意思,動作則成玄機奧妙也。
三真元說明及其煉法:
第一真元在性宮,而真元所生及培養真性,都是玄關內之腦汁也,若是腦汁枯乾,則人的記憶力阻斷,同時各神經線亦全乾,人即死了。
第二真元是心血培養元神之物,若是心血枯,人當即死。
第三真元乃是精汁培養意識之氣,若是精乾氣絕人死。
修道者練精化氣,練氣化血,以血化神,以神健意,以意引精,這樣修煉的循環體,只求抱一而能得到全煉,人身內電子靈即由真元而生也。
煉真氣者陰生於精汁,陽生於腦汁,中生於心血,可將三真氣引歸合一,玄關自開,而將三真合一即成金剛。三真煉法是以心竅為主體,上引真性而下,下引精氣而上,中合元神歸一,當即成也,此是三真三用修煉之法,即是煉三合一體,亦是修道最近之路也。』 
7.問題:胸式呼吸與腹式呼吸的功能差異?
解答:一般人大都只用胸式呼吸,胸式呼吸時,吸氣時胸腔上下起伏,空氣大多進入肺臟的上半部,呼吸程度較淺,空氣不易深入肺葉下端,只使用到肺泡壁面積約70平方米的1/3。如果運用腹式呼吸法進行呼吸,肺就能夠完全被使用。腹式呼吸能夠讓體內充分取氣,同時攝取足夠的氧氣。腹式呼吸攝取的氧氣約男3500毫升/女2500毫升,約為胸式呼吸八倍,如此一來,既可淨化血液,更能促進腦細胞活性化,由此可見,正確的呼吸對人健康之重要性,故腹式呼吸應為人們所使用及學習。
8.問題:腹式呼吸的方法?
解答:腹式呼吸法,係指吸氣時讓腹部凸起,吐氣時壓縮腹部使之凹入的呼吸法。正確的腹式呼吸法為:開始吸氣時,要讓肺部充滿空氣及腹部鼓起,但吸滿後還不能停止,仍然要持續吸氣(不管有沒有吸進空氣)。然後屏住氣息稍停,然後再緩緩的將氣吐出。吐氣時宜慢且長而且不要中斷。
9.問題:正呼吸的方法?
解答:臍上一寸三分是氣海,臍下一寸三分是丹田,氣海與丹田是陰陽穴,吸氣至氣海,氣海凸出,閉氣稍停,呼氣,氣海收縮將腹內濁氣吐盡為止,一吸一呼為一次。
10.問題:反呼吸的方法?
解答:吸氣至丹田直下陰蹻,微微上提陰蹻,丹田縮收,俟氣海滿,閉氣稍停,慢慢呼氣吐盡為止,丹田凸出,一吸一呼為一次。
11.問題:正反呼吸的方法?
解答:正反呼吸是修煉正呼吸、反呼吸後真氣發動的結果,收氣海,丹田凸出,收丹田,氣海凸出,真氣在丹田、氣海之間鼓蕩,呈似有非有、似無非無之相,這就是正反呼吸,正反呼吸是胎息。
12問題:腹式呼吸的與正呼吸的差異? 
解答:腹式呼吸的與正呼吸大致相同,差異在吸氣時凸起,吐氣時之凹入時的部位不同。腹式呼吸法為腹部鼓起與凹入,正呼吸是氣海凸出與凹入。
13.問題:腹式呼吸吸氣彆氣呼氣的時間分配?
解答:下列腹式呼吸時間及時間分配僅供參考。
(1)要想好好清理自己體內的排毒功能,最有效的呼吸法:那就是每吸一個時間單位,便得彆氣四個時間單位,吐氣兩個時間單位。【1:4:2】例如:你吸氣花了四秒鐘,那麼彆氣就得十六秒,吐氣八秒。
(1-1)為何吐氣得花兩倍的吸氣時間呢?那是要讓你的淋巴系統能充份排除毒素。
(1-2)為何彆氣得花四倍時間呢?因為這樣才能使血液充份地利用氧氣和推動淋巴系統。所以當你呼吸時,你吸足呼盡,把體內血液內毒素完全排光。 
(2)修煉腹式呼吸為要激發氣感煉出真氣時,吐納呼吸之間要彆氣留空白,因為留空白,容易得氣。方法是,做腹式呼吸時先吸一口氣,吸氣時腹部鼓起,腹部吸滿後然後肺部充滿氣,屏住氣息稍停,屏息默數五秒以上然後再緩緩的吐掉,吐氣時壓縮腹部使之凹入,吐氣時宜慢且長,接著要先忍住吐掉氣後的難過,屏息默數5秒以上才得吸氣,吐氣後反轉為吸氣之間停頓,就是讓身體留空白,如是者反覆約八回,自然能夠產生氣感。
吸氣時腹部鼓起,目的在增加腹部壓力,靜脈血液容易回流心臟,吸滿後屏住氣息稍停數秒,目的在增加肺部細胞氧氣交換時間。吐氣後屏息默數數秒才吸氣目的在激發氣感,呼氣與吸氣之時間應儘量保持等長。
例如:你吸氣花了五秒鐘,那麼就彆氣五秒,吐氣五秒,屏息五秒。
14.問題:腹式呼吸的功效?
解答:測定呼吸時的腦波,可以知道在吸氣時屏住氣息的瞬間則大鳴大放,而且在吐氣時 α波 也持續出現。也就是說,屏住氣息可以使得α波更容易出現。做腹式呼吸時,體內會產生一種前列腺素的物質,可消除活性氧,並且擴張血管的功能。當你做腹式呼吸法,活動橫隔膜時,它會從細胞內滲入血管及淋巴管,去除活性氧的毒素、促進血液循環。此外,做腹式呼吸可使腹部的各個內臟,受到呼吸節奏的刺激。這種刺激透過神經,做為一種和緩的呼吸節奏的自我調節信號傳至腦,腦在接受這些刺激之後便成為α狀態。所謂好的呼吸是在意識之下「緩緩」進行的,另外「深深的」也很重要。換言之,意識之下既緩且深的呼吸法是造就α波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腹式呼吸法可使腦波維持在12赫茲以下,就大腦生理而言,就是α波最容易出現的時候,同時它能增進腦內荷爾蒙內啡的分泌,有助於創造力的開發。
另道家養生功法在靜坐煉氣時,各個功法配合呼吸方法是否正確,將影響靜坐之深度及廣度,如果未能掌握正確的呼吸法,無法實現靜坐煉氣深度境界,所以, 呼吸法如何,將會決定道家養生功法未來之進境,初學者應特別注意。
15.問題:腹式呼吸在醫療方面的具體好處?
解答:
(1)會增加腹壓,按摩內臟,增加腸蠕動,使腹腔血液流暢分布,並加強體內毒素的排除。
(2)使得自律神經中的交感神經(負責興奮功能)活動慢慢被壓抑,同時副交感神經的功能(放鬆作用)逐漸地加強,所以有放鬆身心的良好作用,對於恐慌發作與焦慮有很好的預防功效。
(3)持續練習一段時間後,還可以治療疲勞、免疫力失調、腰酸背痛,對於便秘、大腸激躁症、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消化性潰瘍、壓力性頭痛等身心症皆有很大的幫忙。
16.問題:仙宗道功修煉有專篇講述腹式呼吸?
解答:仙宗要義講記第一卷第八講 呼吸秘訣。
「呼氣收腹吸氣膨腹者,是長生之秘法也。而收腹縮腸攏五臟自然放氣,濁氣自然洩出,吸氣時膨腹乃寬腸納氣,以潤五臟,由此收放往返,當然內五行之氣得運動,則身體自健強也。切記氣順則可,不須用力過大,自然長壽而通玄妙也。」,呼吸秘訣就是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可合併音頻共振、呼吸吐納、意念三者合一,下列道功修煉方法是例子。
17.問題:道功修煉六字大明咒時的呼吸方法?
解答:人體的血液循環之所以能夠十分的順暢,是仰賴心臟的震波以共振的方式傳遞到身體相關部位的微血管。此種以共振傳遞能量的方式,不僅在人體內有,而人與宇宙之間也有。「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彌吽」六字,是「人體的六神」與「宇宙六個根源點」傳遞能量之音波共振發音方式。
修煉方法,靜下心來全身放鬆,用腹式呼吸吸滿氣,意念專注在相對六神竅的位置上,逐次以口發出咒語音同時緩慢吐氣,藉由六字大明咒在身體相對應竅位上發生音波,經由共振的效果,激發出人體靈神魄魂意性六神,更進一步,人體之六神可以與宇宙中相應的能源點連繫。
六字大明咒的發音與人體六神及其關竅;
(1) 唵 ( ㄢ )   - 靈 -靈台
(2) 嘛 (ㄇㄚ)   - 神 - 心竅
(3) 呢 (ㄋㄧ)   - 魄 - 陰蹻
(4) 叭 (ㄅㄚ)   - 魂 - 仙骨
(5) 彌 (ㄇㄧ)   -  意 -腎竅
(6) 吽 (ㄏㄨㄥˋ)- 性 - 玄關
初時可以口發音,純熟後,改以不發出聲音而默默的發出該字的音波,效果更佳。經由這樣的練習,自己可感覺愈來愈安祥寧靜,更進一步,則可感覺宇宙的能源,源源不斷的、祥和的罩在身上,逐漸體會天人合一的境界。
18.問題:道功修煉九轉時的呼吸方法?
 解答:41年5月 師尊傳授九轉風路的修煉
修煉方法─吸滿或半氣用意納入丹田,由後轉脊髓骨上行,經崑崙頂至兩眉中間之外玄,叩拜後吐氣。
仙宗要義講記第一線卷第一講 修煉九轉路徑方法
風路路徑
先吸氣納入祖海即變為真氣,以神意作引由海底過尾閭,通夾脊至玉枕,直向前經大小腦中間之玄關,叩過祖師即可吐氣此為風路也。
火路路徑
火路是吸氣納入祖海,沉海底經精竅後直上昇心竅,穿降宮,過重嘍,沖入天門二孔至腦臟之玄關,此是火路也。
水路路徑
水路是吸氣納入祖海,沉丹田, 以元神為引,提陰竅,過膀胱走腎,經雙白線上行,從氣嗓後直沖腦臟之玄關,此是水路。                             
修煉九轉,吸氣納入丹田、閉氣用意念導引,在鬆靜專注狀態下行走水、火、風路路徑,然後吐氣。意念引發腦波、腦神經,引動水、火、風三路神經共振逐漸產生氣感。吸滿或半氣用意納入丹田,彆氣後呼氣,是有腹式呼吸激發氣感的相同功能。初步修煉九轉是活絡血脈氣感順暢運行之層次,是以意念與吐納功夫修煉九轉。
19.問題:長生六字訣時的呼吸方法?
解答:長生六字訣依照五行相生的原理,火(心)→土(脾)→金(肺)→水(腎)→木(肝) ,以國語發音的嘴型,就「呵、呼、呬、吹、噓、嘻」六字的順序從咽喉發音並慢慢吹氣,依序分別吐出心、脾、肺、腎、肝五臟及三焦之濁氣,可達採清排濁的效果。不同的口型可以使唇、舌、齒、喉產生不同的形狀和變化發生音頻振動,使對應五臟發生音頻共振激發氣感,練習純熟後,呵、呼、呬、吹、噓、嘻六字的不同音頻,分別各與心、脾、肺、腎、肝、三焦對應發生音頻共振激發氣感煉出真氣,煉出真氣後,真氣振盪内臟,調和臟體的氣息,氣動血到,内臟安康。
用腹式呼吸吸氣以國語發音的嘴型,就「呵、呼、呬、吹、噓、嘻」六字的順序緩慢吹氣,分別吐出五臟之濁氣,吐氣時,全身放輕鬆,統一精神,意念注意相關臟腑,藉音頻共振激發氣感之外,同時以意念導引,用吐納法將該臟器由下往上排除濁氣。音頻、氣息、意念三者合一。
20.問題:道功修煉,萬象朝真 / 胎息時的呼吸的方法?
解答:「身體萬象起於胎元,身體萬象亦歸於胎元」。萬象朝真:萬象就是人身萬個組織細胞,修煉三才合一後真氣充滿全身組織細胞,靈台率領著上半身組織細胞真氣到胎元,陰蹻率領著下半身組織細胞真氣到胎元,萬象的真氣集中胎元就是萬象朝真。萬象朝真後用"腹式呼吸"等基本功法啟動胎息而胎化、生化,溶化電能於全身。「修的體內的細胞同天地電能合一,以體內六神(電能)合天地元真,仙成矣」。
修煉到萬象朝真,最基本"腹式呼吸"即可胎元前後鼓動,胎元自動前後鼓動就是胎息。腹式呼吸是有意識的呼吸,胎元自動前後鼓動時,可以是無意識的自然呼吸,進一步入純靜天人合一的境界時則忘了身形、忘了呼吸。
21.問題:道功修煉,呼吸如何控制炁的運轉作用?
解答:靜坐練氣時要陰陽合一,呼、吸,長、短都是陰陽,呼吸吐鈉之間的控制,呼吸之長短的變化,配合意念可應用於激發氣感,導炁運行,所以呼吸間即是陰陽開合,可有效控制炁的運轉,幫助身體氣血暢通。
22.問題:靜坐入靜境界呼吸說明?
解答:靜坐練氣過程時,用呼吸控制炁的運轉,幫助身體氣血暢通,修煉到炁自動運行全身血炁成為一體,進一步是坐靜/觀靜入定,靜而後定,定能生慧,靜極生性,通玄達妙。觀靜入定修煉階段是自然呼吸或忘了呼吸。
23.問題:呼吸以踵的意思?
解答:修煉三焦通後,靈台、胎元、陰蹻感應相通。進一步炁沉湧泉穴,呼吸時炁貫全身上下,腳跟/湧泉穴、陰蹻、胎元、靈台上下感應相通,就是呼吸以踵。
      仙宗宇宙樁、三元步法是修煉呼吸以踵的功法。

從上列問題/解答可知腹式呼吸功能與方法,現今社會一般人士雖有身心健康需求,常由於忙碌、或無恆心,無法定時靜坐煉氣養生。但人活著不能不呼吸,只要改變呼吸的方式,練習腹式呼吸或其延伸的長生六字訣等呼吸吐納法,就是煉氣。只要有意願、恆心,不論空閒 (行、住、坐、臥),掌握時間,隨時隨地修煉,有修煉就有功效,初期是呼吸吐納採清換濁,煉出真氣後即進入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的修煉階段,當炁能運行自動化後,血炁成為一體,不論行、住、坐、臥,炁自動運行如同血液自動循環,血炁成為一體,血液循環的動力也因此增強,從此袪病延年健康長壽、開發潛能增長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