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道有三寶
論道有三寶 張志弘
(轉載自 中華崑崙仙宗道功研究會101年會刊)
一般修道者尚不知 祖師在道德經第六十七章提出了道有三寶,揭示修煉最重要的三個原則:「慈」、「儉」與「不敢為天下先」,特以本文試撰其精義,俾與各位先進共同勉勵。
一、道德經三寶章第六十七:「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其精義如下:
修道者有三項重要而寶貴之方針需要終身奉持、不可懈怠,即為慈、儉與不敢為天下先。
(一) 慈
1.修道者,要能與宇宙、天地、日、月、星辰、萬物融合為一,最基本重要的是將處於濁世遭受了污染的思想予以澄清, 恩師教導的重要方法即是返老還童,由現在往回想,想至嬰兒時期,回復到純真自然、天真無邪之思想,如此才易與高能源點融合。
2.思想澄清了,更重要的是要開啟與高能源點連繫的橋樑-關竅,關竅的充分開啟就需仰賴無私無我的心胸,與如神佛般的慈悲胸懷,修道人若能對周遭的人與物稟持此種態度,能與天地、日月星辰對待萬物相同,故自然關竅全開而能與天地密切融合,不可分離,正乃追根求源也。此點對修道者至為重要,若無此種心胸,修煉無法成就。
3.修道者更要能慈悲度化眾生,讓有道緣之人能接續前緣,重拾道根,再努力往上修煉,而能齊為眾生安全福祉盡力。
(二) 儉
1.儉即節儉收斂、保其原樸之意。
少私寡欲,無貪無求, 恩師指示:「凡是朝內想的就是長壽,怎麼能朝內想呢?內想就是收斂,朝外想就是散漫,你把一切的東西,元真都散出去了。」即為儉之重要解釋。
.儉即六門緊閉,煉的意神性,堅而不動。
六門緊閉之法-六門者,耳、眼、鼻、舌、心、意為六賊。若是修道,雖專用此六門,但是為賊,皆因一時不慎,即發生雜念,雜念皆由此生,故曰六賊,所以借吸天功之時,必然六門緊閉,其妙訣即是:
目不開視-以守視,即是往心內視。
耳不外聽-即往心內聽。
口不啟開-專用舌尖上捲,以取甘露。
鼻不呼吸-任其氣而順行。
心不外想-以求守神。
意不亂動-以合神而成元神。
再得純靜,當然元神自會出竅,見者即為玄妙。此為六門緊閉之法。又曰,守視反聽之功。
在吾修道人須講煉守養,煉的意神性,堅而不動,固合為金剛不壞,才不被六賊所盜。
3.儉即清靜。
人為萬物之靈,為什麼不能得道?就是心太複雜,想得太多,為名利所牽,爭名奪利才不能得道。瞭解了此種道理,就要能將一切看空,才能達純清、至靜。 恩師指示聽道、參道、悟道,均需心理完全清靜,才有所獲,不可不慎!
4.儉即平心靜氣,精神統一。
吾修道之人須先平心靜氣,而後練得精神統一,自然六通皆開。比方定能生慧之說,自在靜中智慧即生,有了智慧,不悟而悟,即知玄妙法門。
5.儉即大道為一。
大道乃是為一,而萬物頭緒過多,最易使人心亂,所以人生雜念而此念皆是私心而生,若是將人生關打開,世事看得明白,雜念自熄。況吾修道之人得了大道,不知修持反而自疑,信而又反得而不用,用而又疑,所以百事無成,終究落空相。
6.儉即歸根求源。
仙宗的出世法先由天地生化為根,干支銀河星系變化為據,以宇宙元真作體電能為線,三光五星為點,時刻以天地為根本,人身為細胞,如有不足處可向天地借補,則得到永久長生而成仙真也。
7.儉即無為。
大道無色、無味,修煉者要做到平凡、平靜、平息、平淡,如此才可趨向清靜,靜坐時不可為幻境所惑,不可為音聲所陷,平凡中方可見其妙。體內真炁運行,隨時空、功力而有不同,不可主觀設定其應有之路徑與變化,劃地自限,應順其自然,期達無為而無所不為之境。
(三) 不敢為天下先
1.不敢為天下先,即謙讓居下、不居功,全無私貪,甘居人後,能納百川,而成百谷之王。
2.不敢為天下先,亦即不爭於天下人之先的心態。下士好爭,上士不爭,故修道者就不應有「爭」之意識。
爭的意識,影響修道者體內細胞之變化。故不爭、能容,則細胞外圍自然鬆軟,處於易吸收天地氣之狀態;若有爭之意識,細胞外圍呈現爭之緊張,則虛懷若谷之意境不再。故自隔於天地,失去吸收浩然正氣之機。
3.合天地、日月星辰、萬物時,皆當本謙卑之心,與對方溝通請求,請對方賜予,誠如太上黃庭經中所言:「知雄守雌可無老,知白見黑急坐守」、「外本三陽神自來,內養三陰可長生」。進而相互感應調頻,即所謂合光、同塵,對方和我即同為一體,精華之賜予乃自然而然。
二、道德經三寶章第六十七又云:「夫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其精義如下:
(一) 夫慈故能勇
修道者若能「慈」,則其心就好比天地之心,神佛之心,無私無我,且能與天地萬物融合,蒙受其益,故更有修道之進取心,瞭解修道對眾人之益處,更生勇氣去度化眾生。傳道固然辛苦,阻力甚多,但仍能有勇氣,勇於承受,勇於奉獻,持續不斷的去從事。
(二) 儉故能廣
修道者能清靜無為,慎於內,閉於外,六門緊閉,瞭解大道之原理原則,追根求源,此時儉之功效自然至廣矣!
(三) 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修道者若能做到不敢為天下先,凡事不居功,守柔居下,能納百川,為百谷王,逐漸能獲得天地、日月、星辰、萬物所賜之靈真,庶乎可進而煉到八九玄功,道劍合一之金仙大道,非僅身體可散為無,聚為有,且能大能小,更進而化身為萬物,達「樸散則為器」之境界,拔出於塵俗之外。
祖師慈悲已將修煉之重點以三寶-「慈、儉、不敢為天下先」作為修道者應遵行之修煉指導原則,吾仙宗弟子自當時刻作為每日檢討之重要項目,庶幾乎才可不愧於 恩師傳播仙宗大道之苦心!希大家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