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宗要義講記

仙宗要義講記第一卷第十九講研修心得 

2014.07.29
點閱數:3329
仙宗要義講記第一卷第十九講研修心得  ~ 張志弘
 
◎ 靜坐須要堅持專一
 
靜坐乃是守竅而靜不可有雜念,故曰靜坐,自靜自觀乃是由靜生玄,自觀自得乃由純靜光現,在坐功守靜前先行氣時,須以神視關、竅、靈,但不可用力引氣,用力則錯,視者神視也,神到氣到,乃是電沖神性合流曰調和之功,神引氣走外景骨髓線當中活更年期,當可不老,元神走中景雙白線,以神傳真之功,雙線內孔通天透地,可能使腦汁不減之功,而內景是由精氣發電之引,為送五氣朝玄,又曰五鳳朝陽,比天上五老會金星,主要以神專視關竅也,千萬記住,三要雙孔透玄關的要點,此決不可亂說,這是特秘,此是仙宗真諦玄妙天機,漏洩者為失道,慎之!慎之!
                  三路三景真對真,坎離配合現真人,
                  身同乾坤時連串,仙傳道秘拜星君,
                  天有地有人亦有,三才合一化金身,
                  秘守三清無上道,呼吸採借古道門,
                  參之不差悟之道,三光精華別放鬆,
                  二六時中常常舉,即得明月配清風,
                  三朝末劫萬道臨,須由凡間找真人,
                  萬法不離堅中出,惟有三清古道門。
    修道的根本絕不離三關九竅及天地人三才,大道關竅借用長生之法,若知關不知竅絕不能修,知竅不知用亦難出玄妙,特有秘訣關竅之用法說明,可照此而修,在精竅中乃是鬼門關之中竅,凡是損害生命的動作皆出於意,而意者魄也,意動魄損,即是耗費精也,精者神氣也,是人之生命,凡是人作壞事,皆出於意,事敗害起怕來,即魄散魂消,就覺出精竅回縮,則是先怕於魄,若想閉住鬼門關,必先收其竅中間之魄,但人作了壞事魄先驚怕,乃是預有知覺,人有害怕之事,精氣之電自回,氣色即變,因不生陽電。自修之法,借此用前竅為止,當覺精神恢復,若收拾後竅為之定,因意魄自安而不動,氣血串流於週身,人可延年益壽,曰天道知止而有定,當然靜與安更無問題;若是貪心,先動心的前竅,即時收住識神而壞事則止,故曰收竅,如是收竅發動即時冷靜人心,另有他思,當可心平氣和也。但是中竅之元神,同前收竅搖動未決時,必須再動想後竅,著動腦汁即時有主定絕不心亂,而無雜念故曰攝也,攝者主權也,而玄關雖妙全在三竅之動,但是性無往動,若是心中無名火,沖動性火,在玄關中間的竅被火沖開無法止之,而修道人煉三昧真火,即是將精竅慾火煉的清而無濁,定而不動,動則純清為下昧也;心竅之無名火亦須煉平,去了濁怒,變為爐火純清,攝之不動,動則純清,才為中昧也;而慾火不動性中烈火自平,前用靈光反照,後用機動策應之,而烈火自清而純,三純自潔,接以元神為統運,用之則為三昧真火也;可知玄妙法,而玄為先機,妙為主機,每逢用取妙法,即是三關九竅通順,意神性合,就是三昧合,用則為二,實則為一,用玄妙必須先動於性,元神推進靈竅,靈者先也,而能照透三千大千世界,何為三千大千世界﹖即是天上地下人間,非宇宙可比也,若是照透時,閉目視看三界如在目前,此為靈光光照撤。而在靜坐功夫,必須取於三關九竅,三關合了九竅自合,三關是受九竅指配,所以一竅通處處通,以元神走通了內外中三景之路大道成也;斬關奪竅,開關展竅,是兩種用法,斬關是用元神急於通過三關,使三真合一;奪竅是由元性反視竅九處,急慢不同,以上兩點不可引氣隨神視竅,只用元神;開關展竅,即使靈光發現,乃是觀靜透玄之功,觀靜即是自觀玄關,可是有靈必動,觀機臺自靜,所以人之一生,死去活來,皆是往前看,多動於靈少用於機,故而性亂也,多動機少視於靈,凡事無錯也。
                  大道無為在三清,玄妙取於三才中,
                  須由本身九竅找,三光五星定長生,
                  大道修來玄為家,回思百年一剎那,
                  落的死後魂似煙,羨慕山中煉氣納,
                  天地多變自古稀,八九乾坤都轉移,
                  眼看大劫實難過,世間仍有臨死迷,
                  看破三千魔世界,惟有參道上天梯。
  
一、靜坐要訣
    恩師慈悲,將守竅、運氣的要訣提醒弟子們注意,以提昇靜坐的效果。
(一)行氣時須以神視所經的關竅,但不可用力引氣,神到氣到,此乃調和之功。
(二)行外景風路骨髓線時,經更年期時,要注意活絡、滋養,更年期不老,人可不老健康也。
(三)行中景水路雙白線時,若能專注吸引天地水之精華,使腦汁飽滿不減。
(四)行內景火路時,至心竅時,要想心建五臟五氣朝元,再送至玄關,若能下合五嶽,上合五天君、五行星,效果更佳。
 
二、三關九竅
(一)鬼門關
    1.意乃人作壞事、損害生病之因,若事敗害,魄消魂散、精竅回收,氣血即變,不生陽電。
    2.解決上項之道,在應用止竅,當可精神恢復,再應用定竅,使意、魄自安而不動,如此氣血串流周身,此乃知止而後有定,自然能靜、能安。
(二)人生關
    1.若是貪心,想作壞事,則可應用心的前竅-收竅,收住識神壞事即止。故收竅發動可即收冷靜人心,當可心平氣和。
    2.倘收竅雖用,而中竅之元神仍搖動未絕時,則需動用心後竅攝竅,上動腦汁,即生定絕不心亂。
(三)玄妙關
    1.心中無名火,冲動性火,玄關中竅被火冲開無法止之。
    2.煉三昧真火與三竅之關係:
     (1)將精竅慾火煉的清而無濁,靜而不動,動則純青為下昧。
     (2)心竅之無名火去了濁怒,變為爐火純清,攝之不動,動則純青為中昧。
     (3)慾火不動,性中烈火自平,再運用靈光反照,後用機台策應,烈火自清而純。
     (4)三火均純後,接以元神統運,用之即為三昧真火。
(四)三關九竅通順,意神性合,就是三昧合,用則為二,實則為一,三關合一,九竅自合,三關受九竅指配。
(五)斬關奪竅
    1.斬關:用元神急於通過三關,使三真合一。
    2.奪竅:由元性反視九竅。
(六)開關展竅
    1.開關展竅乃使靈光發現,觀靜透玄之功。
    2.觀靜即自觀玄關,惟有靈必動,觀機台自靜,故多動機少視於靈,凡事無錯也。